close

LearnPath InsightAI 學習歷程分析與成就預測系統 方案白皮書

 

摘要

LearnPath InsightLPI 旨在以生成式 AI、學習分析(Learning Analytics)與多維行為感測,為 K-12專院校與企業訓練單位建構 「持續追蹤成就預測精準介入」 的閉環機制。系統可在學期初即判斷高、中、低風險學習軌跡,並即時推送差異化建議給學生、教師與家長。憑藉雲-邊協同架構與跨域知識圖譜,LPI 兼具創新性、應用擴展性、社會價值與跨域整合四大優勢,對應評選標準可獲最高綜合分。


1. 創新性與技術應用性 (30 %

1.1 核心創新

LearnPath Insight 的四大核心技術中,生成式行為向量化 (GBV) 首度運用 GPT-4o 將點擊流、討論帖與語音互動整合為 2,048 維行為向量,打破現行僅依 LMS 日誌統計的侷限,讓行為細粒度與語意特徵同時入模,預測準確率因此提升 11%

 

多任務預測網路 (MTP-Net) 以共享編碼層與任務注意力機制,單一模型即可同步預測期末成績、缺席機率與概念精熟度,在樣本量減少 37% 的情況下仍能穩定收斂,優於業界多採單一目標的作法;

公平校正層 (Fair-Cal) 內建群體公平損失函數並結合 Shapley 修正,將預測差異(ΔAUC)控制在社經與性別族群 0.02 以內,突破過去僅事後比對的研究階段;

最後,即時介入引擎 (RBI) 透過 RLHF-D 雙向觸發(系統+教師),將傳統批次提醒縮短為 30 秒內推送具體建議至 App LINE Bot,真正實現「預測-行動」閉環。

整體而言,LPI 在行為表徵、多任務學習、公平性與即時介入四個維度皆大幅領先市場現況。

 

1.2 多模態資料融合

  1. 結構化:作業分數、測驗結果、缺曠紀錄
  2. 半結構化:程式碼提交、討論區文字
  3. 非結構化:語音、視訊表情(經學生同意錄製)
  4. 外部語義:課綱知識圖譜、職能框架 (SFIA)

透過 Knowledge Graph Router (KGR),不同資料流將被映射到共用表徵空間,支援跨課程遷移與「先備缺口」診斷。

1.3 預測與解釋

  • 48 小時滾動預測AUC 0.88F1 0.81,較公開基準提升 8 %
  • 可解釋性面板:整合 SHAPLIME 與自研 WHY-Prompt,教師可即時查看「錯誤概念建議任務預估成效」。

2. 實際應用能力與可擴展性 (30 %

2.1 典型場景

LearnPath Insight 依使用族群劃分四種導入模式:在 K-12 校園,系統於期中前自動產出學習落後名單並同步家長儀表板,以「SaaS Edge 年約」模式部署,每校標配一台 Edge Box;在 大專院校,針對 MOOCs 與翻轉教室大規模即時預警需求,提供「Seat License Open-API」,方便校方與研究團隊彈性整合;對 企業培訓,鎖定專案導向學習(PBL)的進度與成效追蹤,採 API 呼叫量計價並以 Webhook 回寫 HRMS;而 自學平台 則運用課程市集動態推薦,採「Freemium 商城分潤」模式,核心分析免費、進階推薦與付費內容透過市集共創分潤,形塑多元、可擴張的生態循環。

 

2.2 架構概覽

此架構採「端--雲」協同:學習裝置先將語音與互動資料送至部署 WebGPU Edge Gateway,就地完成降噪、ASR/TTS 前處理與私域 LoRA 微調推理,確保低延遲且語料不離端;若需重量級運算,Edge 透過安全 gRPC/REST 呼叫 Kubernetes 雲端微服務,執行大型多模態 LLM、學習分析與報表彙整,再將結果返回 Edge 供即時回饋。系統並以 LTIWebhook 雙向整合 LMSHRMSLXP,即時寫回成績與介入建議;對醫療、金融等高敏客戶,可將雲端微服務遷入 私有雲,Edge Gateway 仍保留就近推理。整體兼顧低延遲體驗、隱私合規與彈性擴充。

2.3 擴展策略

  1. Model-as-a-Service:預測 API 與解釋 API 拆分,可供第三方 LMS 直接調用。
  2. Plug-in Marketplace:開放社群開發「介入腳本」與「視覺化元件」,收入 70/30 分成。
  3. 跨國語言包:結合先前「跨語蒸餾」技術,快速複製到 ASEAN、日韓與拉美。

3. 社會影響力與價值 (20 %

首年目標中,LearnPath Insight 將累計分析 1 億小時的學習資料,驅動教師以數據優化教學、全面提升學生英語與數位素養;透過精準預測與即時介入,使落後學生人數下降 25%,不僅減輕家庭補習負擔,也縮小城鄉學習差距;並以 ESG 行動為 5 萬名偏鄉學童免費開設帳號,呼應聯合國 SDG 4「優質教育」與 SDG 10「減少不平等」,強化教育公平。同時,內建的 Fair-Cal 公平校正層降低 AI 對弱勢族群的預測偏差,並以開源模型回饋學術社群,形成良性循環。

 


4. 跨領域整合程度與展示能力 (20 %

  1. 教育 × AI:與 OpenAI Realtime APIHugging Face Spaces 串接,示範「教師一句話提示三分鐘生成差異化作業」。
  2. 心理學 × 數據科學:引入成就動機量表、情緒曲線,建構「情緒-成效」雙軸預測。
  3. 產業 × 升學:整合 iPASCourseraLinkedIn Skills Graph,讓學生直接對應就業能力缺口。
  4. 展示
    • 互動大屏REAL-TIME RISK MAP,觀眾可點選學習者角色即顯示介入建議。
    • AR 成就軌跡:在教育展用 AR 眼鏡即時投影「概念掌握度雷達圖」。

5. 里程碑與 KPI

LearnPath Insight 的三年里程藍圖循序漸進:2025 Q3 先於 25 所學校與 3 家企業進行 β 測試,目標月活用戶(MAU2.5 萬、預測模型 AUC 0.852025 Q4 正式商轉並上線「介入腳本市集」,累積 1,500 件即時介入腳本;2026 Q2 推出多語蒸餾 v2,支援語言數由 40 擴充至 60 種,跨語遷移損失控制在 1 點以內;2026 Q4 AI-Tutor 完成語音對話介入聯動,企業年經常性收入(ARR)突破新台幣 1.5 億元;最終於 2027 Q2 全面攻佔東協及日韓市場,國際用戶占比提升至 35%,為全球化擴張奠定穩固基礎。

 


6. 風險與緩解

LearnPath Insight 針對四大風險採「技術+治理」並行的防線:首先,以雙重評測與信心區間控管模型預測誤差,所有介入建議須經教師確認後才實施,避免錯誤輔導;其次,對於 GDPR 與個資法等隱私規範,採端側匿名化並以合同/明確同意書作為合法基礎,杜絕罰款與信任流失;再者,透過 4-bit 量化、LoRA 微調與長期導入自研 TPU,將算力成本壓低以維持毛利;最後,面對激烈競爭,平台專注「預測+即時介入」縱深並強化公平校正及跨域整合,確保差異化價值不被稀釋。

 


7. 財務概覽(2025-2027

  • CAPEXEdge Box & GPU 叢集 NT$1.2
  • OPEX:雲資源、人力、行銷 NT$0.8 億/年
  • 收入2025 H2 NT$0.3 → 2027 E NT$2.5
  • 毛利率:首年 45 % → 蒸餾後目標 60 %+

結語

LearnPath Insight 生成式行為向量化+多任務預測+即時介入 為核心,構築由「數據預測行動成果」驅動的學習新循環;藉由雲-邊協同架構保障低延遲與隱私,同時兼顧教育公平與產業連結。依據評選四大維度,本方案在技術創新、應用擴展、社會價值與跨域整合皆具明顯競爭優勢,可望成為臺灣乃至全球教育 AI 典範,共同推動「人人可被看見、及時被支持」的學習未來。

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I革命家 的頭像
AI革命家

AI革命家 REVOLUTIONARY

AI革命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